| | | | | |
已有0網(wǎng)友參與糾錯
位于儋州市峨蔓鎮(zhèn)海濱龍門山。龍門山為海濱巖石山,海拔39米,山上怪石滋生,從北望南,綿延起伏,狀似萬里長城,十分壯觀。山之東有一甕門,素稱"南天第一門",中空通風(fēng),北風(fēng)吹來,卷起巨浪,撞擊在石門上,浪擊石鳴,猶如擊鼓,響徹10余里,故得名"龍門激浪"。這里沙灘潔凈,風(fēng)景別致,站在巖石觀濤,心曠神怡。龍門激浪于明代得名,向受游人稱奇。
萬年前的一次火山爆發(fā),巖漿突破地殼,噴涌而出流向大海,冷卻后的巖石,歷經(jīng)萬年海浪撞擊、沖刷,在儋州、臨高的后水灣一帶留下了奇異的火山海岸―――綿亙十余里的嶙峋怪石和淺海中的巨礁。
“龍門激浪”位于火山海岸區(qū)域內(nèi)的儋州市峨蔓鎮(zhèn)海濱的龍門山。龍門山是座屹立于海岸的巖石山,最高點(diǎn)39米,山上怪石嶙峋,從北望南,延綿起伏,狀似長城,雄偉壯觀。山之東有一甕門,素稱“南天第一門”,高30多米,寬20來米,中空通風(fēng),巖石呈拱形,北風(fēng)掀浪,撞于石門,鳴聲如鼓,回響10余里,故得名“龍門激浪”。這里綿亙4公里的海岸,沙灘色彩斑斕,岸上巨石千姿百態(tài)。
“龍門激浪”于明代得名,廣受游人稱奇。據(jù)《儋縣志》記載,明代黎族首領(lǐng)符南蛇組織黎漢災(zāi)民起義失利后,起義軍余部曾守于此,“忽山忽!保癯龉頉],同官兵周旋十多個春秋。前清拔貢陳有壯題有七絕一首:龍門峭石勢嵯峨,遠(yuǎn)望潮來卷白波。漫道艱難驚蜀道,吾鄉(xiāng)仍有險途多。詩中寫景含情,耐人尋味。
夕陽西下,烈日余輝將這一帶海岸浸染得通紅,海浪撞擊峭石激起白浪,龍門濤聲在耳邊震蕩、回響。與瓊島東部平緩的沙灘、平靜的海浪、迷人的椰風(fēng)海韻相比,這里更多了一些神奇和厚重。